今天是6月6日世界害虫日。
当您享受夏夜微风时,可能未曾察觉:
一只蚊子正传播登革热病毒,
一窝白蚁悄然蛀空房屋梁柱,
一群鼠类污染着万吨粮仓……
害虫,这种“看不见的威胁”,正时刻挑战公共卫生安全。
一、数据警示:害虫离我们有多近?
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:
✅ 全球每年约70万人因蚊媒传染病死亡;
✅ 仓储害虫导致全球粮食损失10%-20%;
✅ 我国白蚁危害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30亿元。
✅ 全球每年因有害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超3000亿美元。
✅ 我国每年仅因蟑螂传播的细菌感染病例就超过200万例(国家疾控中心报告)
这些数字背后,是健康风险、经济损失与生态威胁的叠加。
二、科学防制:从“灭杀”到“管理”的变革
传统“见虫喷药”模式已被淘汰,有害生物综合管理(IPM) 成为国际共识。卫民中心技术教学践行三大科学原则:
1. 预防为先
建筑防鼠:封堵≥0.6cm孔洞(鼠类可钻入的最小孔径);
环境治理:清除积水容器(蚊虫孳生地减少80%)。
2. 精准干预
监测技术:
智能鼠类监测盒(实时上传活动数据);
白蚁声呐探测仪(定位巢穴误差≤10cm)。
靶向用药:
蟑螂胶饵点施(0.1克/点,避免全域喷洒);
蚊虫生物制剂(苏云金杆菌,对鱼鸟无毒)。
3. 生态平衡
农田释放赤眼蜂(防控蛾类害虫);
社区保护蜻蜓、蝙蝠(天然蚊虫克星)。
三、公益行动:让防制技术走进千万家
值此世界害虫日,卫民中心启动 “健康家园2025”计划:
1. 社区科普行
免费发放《家庭防虫手册》(含常见害虫应对指南);
现场演示 “3步自查蟑螂隐患”:
①查缝隙(橱柜铰链处) → ②布胶饵(绿豆大小) → ③封孔洞(发泡胶+钢丝球)。
2. 弱势群体帮扶
为福利院、老旧社区提供公益虫害勘查;
向残障人士家庭捐赠防蚊纱窗、防鼠挡板。
3. 行业人才培养
继续开展有害生物防制技术人才交流;对伤残人士免费技术培训。
四、您能做的四件小事
守护家园,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:
清:每周清理室内外积水容器(花盆托盘、废弃轮胎);
封:厨房缝隙填硅胶,垃圾桶加盖密封;
查:定期检查墙角、木构件是否有虫蛀粉末;
联:发现公共区域虫害,及时联系专业机构处理。
最后:
害虫防制,不仅是技术攻坚,更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。